恭喜牛津大学中医药研究中心主任马玉玲博士荣膺英国药理学会院士

近日,英国药理学会(British Pharmacological Society, BPS)公布了2024年度的新一届院士与荣誉院士名单。本次共有40位院士当选,13位学者荣获荣誉院士称号。

牛津大学牛津中医药研究中心的马玉玲博士当选英国药理学会院士(Fellow of BPS),以表彰她多年来对于传统中医药的研究成果适用于心脏病理领域所作出的杰出贡献。英国泰晤士报于1月6日也对此做了相应报道。

马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学专业,研究领域为电生理学和药理学。她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获得硕士学位,研究课题是中药牡丹皮(Paeonia suffruticosa)的心脏药理作用。1995年,她获得了英国伦敦大学(University of London) 的博士学位,研究成果是牡丹皮活性成分牡丹酚(Paeonol)的电生理特性,该研究得到了ORS奖学金和KC Wang奖学金的资助。之后,抗心律失常药物被普遍报道的促心律失常作用,使她对药物诱发的不良反应改善问题产生了兴趣,并展开进一步相关研究。

马博士在2013年的主题演讲《从东方到西方——医学研究中的启迪之路》促成牛津大学建立了一个研究项目,研究一种临床有效且安全的抗心律失常多组分药物的作用机制。她的团队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包括《全球SciPod:传统中医药的力量》,并于2021年11月获得美国专利。十余年来,马玉玲博士及其团队还专注于一种名为心苏宁的多组分中药,用于治疗心律失常,以阐明其成分的作用机制和药理特性。

英国药理学会2024年度荣誉院士与院士(图片来源:bps.ac.uk)

英国药理学会(BPS)成立于1931年,是全球领先的药理学专业组织之一,致力于推动药物发现、开发与应用领域的研究进展。学会的院士和荣誉院士在学术界、临床实践和工业界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他们的领导力和研究贡献,激励和支持年轻学者,推动药理学科的持续发展。BPS定期举办学术会议和教育活动,致力于全球药理学教育的进步,是全球药理学界的重要平台。

英国药理学会会长马克·考菲尔德爵士(Sir Mark Caulfield)在致辞中表示:“今年当选的院士们代表了药理学在学术、临床和工业领域广泛的专业知识。这也体现了我们学会多元化的会员构成:男女比例为60/40,国际会员超过34%。我们今年还选出了两位早期职业研究者成为院士,这是一项令人振奋的成就。请和我一起祝贺这些新当选的院士和荣誉院士们!”

未来,博之桥将继续扩展与企业界、教育界专家学者的合作,继续致力于推动企业创新与高等教育交流!

东西方国际教育集团荣获2024年度国际教育领导力品牌奖

2024年12月18日,东西方国际教育集团在新浪&微博举办的 “教育的力量” 论坛盛典上再传捷报,荣膺 “2024年度国际教育领导力品牌奖” 。

本次盛典汇聚了众多教育行业领军人物,包括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刘林,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院长刘宝存,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数字教育研究所所长曹培杰等众多专家学者,以及主流媒体代表近千人到场,共议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人才培养的机遇与挑战,探索高质量教育的更多可能。

王浣尘总经理代表集团受邀出席本次论坛,并接受了新浪教育采访,他对国际教育行业的未来发展和趋势发表了独到见解。他指出,出国留学行业在放开留学资质后,百花齐放,竞争激烈。首先,基于现在的经济形势和国际关系,未来出国留学的市场规模增速将放缓,呈现多元化的留学目的国分布趋势。第二,我国高校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新路向“在地国际化”做的越来越好,以“重视本土培养”、“群体普惠性”、“国际化教育环境”为特征。在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需要将更多优质的高端国际教育资源引进来。为了满足当前市场需求,东西方国际教育集团的“博之桥”项目应运而生。第三,未来高品质的短期国际学习交流项目会迎来蓬勃发展的机会。尤其是寒、暑假研学或为期三个月左右的学期内交流,最受在校师生的欢迎。这也是东西方国际教育集团发展布局的新方向。

本次论坛的颁奖仪式上,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原副会长兼秘书长王永利先生向东西方国际教育集团等优秀单位颁发了荣誉奖牌。此次荣誉的获得,不仅是行业内对东西方国际教育集团品牌实力的高度认可,也是对集团团队始终坚守教育初心、坚持卓越服务理念的嘉奖。展望未来,集团将继续以专业精神和全球化视野,推动国际教育服务的创新与升级,为国际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为更多学生和家庭搭建通往梦想的桥梁。